北京日报 | 记者 张小英
一些久居北京的人或许不知道,在南五环外南海子湿地,休息着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
麋鹿的传奇身世不逊于大熊猫。它是神话中姜子牙的“坐骑”,是“指鹿为马”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怪姿态”。1865年,它以新物种被法国戴维神父发现后,以“戴维鹿”之名蜚声国际。尔后,英、法、德等国打通苑吏、明索暗购,一些麋鹿经远程舟车运至本国动物园展现。庚子国难中,麋鹿不胜人类猎杀和洪水、战乱侵扰,在故乡绝迹了。
万幸,英国贝德福德公爵宗族挽救了这一物种在海外终究的“香火”。1985年以来,在贝德福德公爵宗族和中外专家学者的尽力下,先后有38只麋鹿重回南海子;1986年,又有39只麋鹿远渡重洋,从英国伦敦等地动物园移居江苏大丰。回归故乡的麋鹿不断开枝散叶,到现在,我国麋鹿总数已超1.2万只,其间野生数量达5000只。
英国十一世贝德福德公爵
法国阿尔芒·戴维神父,麋鹿的科学发现者。
英国乌邦寺
清乾隆皇帝命工匠将《麋角解记》刻于麋鹿角上,这只麋鹿角现藏于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武亦彬摄
1985年8月24日,载有麋鹿的法航波音747货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玛雅·博伊德摄
1985年11月11日,第一批回归北京麋鹿苑的20只麋鹿,阻隔3个月后总算出栏,塔维斯托克侯爵和中外专家在篱笆门外张望。 玛雅·博伊德摄
1998年,湖北石首麋鹿天然维护区的几十只麋鹿被洪水围困。
1985年,麋鹿专家玛雅·博伊德在北京麋鹿苑举行的“麋鹿重返家乡”典礼上。
夏日,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的麋鹿们用“泡澡”消暑。本报特约拍摄 王希宝
身世沉浮
麋鹿是最简略被人搞混的动物之一。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副主任钟震宇说,“假如在网上搜麋鹿的图片,其间有许多都是错的。”
我国是国际上鹿的品种最丰厚的国家。麋鹿与马鹿、驼鹿、驯鹿同属鹿科动物,进化史上的亲缘联系比较近,外形又有相似之处,乃至在民间共有一个俗称——“怪姿态”,虽然各有各的不像。
麋鹿的角似鹿非鹿,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脸似马非马。还有一说是,它的颈似驼非驼。钟震宇说明说,“这是习惯湿地环境的成果。200多万年前,麋鹿逐步从原始鹿分解出来,脱离森林,走向湿地。”
在湿地生计的鹿,进化出最异乎寻常的当地是头和尾巴。雄麋鹿头上长着一对分叉的角,分支向后,而一般的鹿角,分支向前。钟震宇将其比作麋鹿开道的东西,“假如麋鹿的角分支向前,就像一对‘草叉子’,在芦苇丛生的湿地会步履维艰。”麋鹿的尾巴是驱逐蚊虫的“利器”,有六七十厘米长,在古代一度被作为文人雅士的“布掸子”。
假如不细心调查,很简略把麋鹿“看走眼”。这种既像又不像的动物,跟考究分门别类、条线明晰的科学,多少有点“八字不合”。何况,在西学东渐之前,我国古代对麋鹿的记载以博物调查为主,没有科学体系的分类。
清乾隆皇帝就曾“傻傻分不清”。1767年冬至,他闲来无事,想起《礼记·月令》中有“孟冬,麋角解”的记载。麋即麋鹿,雄性有角。而据他打猎调查,马鹿、梅花鹿都是在夏天换角,怎样会有冬季换角的鹿?
怪哉!乾隆想不明白,所以派御前侍卫五福,前往城南二十里的皇家猎苑——南苑,也便是南海子,一探终究。那里的鹿圈,圈养了一百多头“麈”(音主),跟一般的鹿不太相同,有没有或许正在换角?
果不其然,五福很快捡了一只鹿角回来,并禀告说:“那里的‘麈’正在换角,有的一对角全掉了,有的只掉了一只角。”乾隆接过来一看,“爽然自失”。宋代学者司马光在《名苑》中说明说,“鹿之大者为麈”。他据此草下结论:看来古人是把麈和麋搞混了,“全国常识真是无穷无尽,事物就这样不简略摸透啊!”
接着,乾隆信手一挥,写了一篇《麋角说明》,命人刻在捡回的鹿角上,以记此事。之后,他还让人依照自己最新“考证”成果,把清朝地理历书中的“麋”改为“麈”。
乾隆改对了吗?其实并没有。麋鹿是现在发现很少会在冬至前后换角的鹿科动物,南海子圈养确实实是麋鹿。
据动物学家研讨,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麋鹿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沼地地带,千百成群。跟着古代先民许多猎杀和气候变迁,一千多年前麋鹿在户外根本绝迹。子孙人许多没见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写道:“今猎人多不别离,往往以麋为鹿。”清代以降,中华大地仅剩200多只麋鹿被圈养在南海子。
1865年,在北京布道的法国阿尔芒·戴维神父(中文名为谭卫道)传闻,南海子里养着“怪姿态”的动物,容颜共同。他听后颇感猎奇,会不会是在科学上没有描绘过的物种?
身穿布道士长袍的戴维,也是一名博物学家。年轻时,他曾在意大利萨沃纳学院担任天然科学教师。他来我国前,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博物学家们,曾给他一张写满物种称号的超长名录。在这些博物学家眼中,我国是一个动植物宝库,希望戴维能收集一些新物种,不管是标本仍是活物。
为此,戴维想去探明“怪姿态”本相。南海子是皇家猎苑,“内爬抓,外爬杀”。传闻,他在南海子垣墙外徜徉几天,一次偶尔的时机,爬上一处墙头,窥见了“怪姿态”,不由大吃一惊。直觉告知他,这或许是鹿科中极为稀有的一个新种。
要判定是否是新种,首要需求搞到标本。戴维花了纹银20两,打通了护卫南海子的军士,弄到两张麋鹿皮及两个头骨。之后,他托付法国驻北京公使馆的一名专员把标本带回法国,送往巴黎天然前史博物馆。
巴黎天然前史博物馆馆长亨利·米勒-爱德华收到标本后,与巴黎大学天然科学系和科学院的研讨员们一同进行了研讨。经判定,这是国际上从未发现过的新鹿种,并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
依照常规,麋鹿就被命名为“戴维鹿”或“大卫鹿”,作为对科学发现者的留念。除了麋鹿,戴维在我国期间,还初次科学发现了58种鸟类物种、100种昆虫物种和63种哺乳动物物种,其间包含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我国娃娃鱼等。这是后话。
戴维在我国发现麋鹿的音讯一经传出,在欧洲各国引起轰动。法国政府很快向清政府提出恳求,巴望得到这种共同的动物。英、德、日等国也对麋鹿趋之若鹜,明索暗购,从南海子弄走了几十只麋鹿,经远程舟车漂洋过海送到本国喂食。
1896年,晚清钦差头号大臣李鸿章出访欧美时,在法国巴黎天然前史博物馆的动物园看到许多我国动物,其间麋鹿成群,鹿鸣呦呦,不像是产自欧洲。他上前一番问询,发现那些麋鹿正是来自我国的皇家猎苑南苑,“不觉愀然矣”。
李鸿章或许难以预料,几年后,麋鹿就在我国绝迹了。
海外遗孤
1902年,一位英国人在他的日记中写道:“除了柏林动物园的一头雄鹿和阿姆斯特丹的另一头雄鹿,乌邦寺的麋鹿应该是这个物种在国际上终究的种群了。”
坐落伦敦以北的乌邦寺,是英国前史上最闻名的贵族之一——贝德福德公爵宗族的宅邸,由英王亨利八世于1547年恩赐。18世纪时,乌邦寺被整修成一座风光秀美的庄园,园内河湖盘绕、绿树成荫,饲养着国际各地的珍稀动物。
写日记的这位英国人,是十一世贝德福德公爵赫尔布兰德。一次,他从为乌邦寺供应动物的哈根贝先生那里传闻,麋鹿在它们先人繁衍生息的我国现已绝迹,只在欧洲的动物园里才干看见。
作为动物学家,赫尔布兰德深知,当一个物种脱离田野被圈养在各地动物园里、种群数量不成规划时,就意味着濒临灭绝。为了使麋鹿免遭灭绝之虞,他决议让哈根贝将涣散在欧洲遍地的麋鹿悉数购买。
从1894年到1901年,赫尔布兰德别离从法国巴黎天然前史博物馆、德国柏林动物园等地购买了18只麋鹿,悉数会集到乌邦寺喂食。由此,这些麋鹿成为这一物种在地球上仅存的“香火”。
赫尔布兰德像维护风中残烛那样,精心护养着这群麋鹿。到1913年,乌邦寺现已有72只麋鹿。但烽火无情,第一次国际大战迸发后,因为乌邦寺饲料匮乏,大约有一半麋鹿死于疾病和饥饿,“麋鹿的解救举动简直毁于一旦”。
一战完毕后,1940年,哈斯廷承继了父亲赫尔布兰德的爵位,成为十二世贝德福德公爵。“他也相同酷爱天然,但是在第二次国际大战期间,空袭频频,他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乌邦寺的麋鹿们无法得到满意的食物供应。”
走运的是,乌邦寺的麋鹿挺了过来。战役让哈斯廷认识到,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是危险的。从1944年开端,他将乌邦寺的麋鹿送往国际各地的动物园,以此下降麋鹿生计的危险。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把麋鹿送回它们的故乡——我国。
让麋鹿回家,更是我国人的夙愿。
早在1918年,时任国立武昌高级师范校园(今武汉大学前身)动物学教授的薛德焴,就在《博物学会杂志》上宣布一篇《怪姿态之称号及现状》的文章。这是我国第一篇关于“怪姿态”麋鹿的学术研讨论文。
论文中,薛德焴第一次向国人科学介绍了麋鹿及其多舛命途。麋鹿作为“国粹之一”,在前史上散布甚广,后来逐步稀少成为皇室专有品,被圈养在南海子。清末以降,永定河屡次许多,连累下流南海子,致垣墙崩塌,麋鹿大窜。“乱民无知,搏而杀之,以膏其吻。”“内乱外患,相继而起。而我国之怪姿态,亦竟与清室以俱亡。”
念兹在兹。薛德焴对流落海外的麋鹿发出了回家的呼喊:“热心国粹之正人,曷赴欧洲,设法逆输,使其再履旧土。扬我国特产之光华,并为东亚六合留一天然留念品也可!”
而这声呼喊,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有回响。
1956年春,中英两国交换代理、树立“半外交联系”后,伦敦动物学会以“动物互赠”的办法,赠给北京动物园一份宝贵的礼物——4只麋鹿。中方回赠了扬子鳄、鲵鱼、鸳鸯等珍稀动物。
流离失所半个多世纪,北京动物园对这4只重返故乡的麋鹿宠爱有加。它们住着“大房子”,每天有人投喂,新鲜牧草管饱。但这对它们来说,也是丧命的。其间2只雌麋鹿因为过于肥壮,抑或许是胎儿过大,“总共生过4胎,竟有2胎难产,没有成活。”
麋鹿繁衍不过关,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调整方案,削减精饲料,添加投喂点,让麋鹿多动一动。几年后,麋鹿数量却不增反减,只剩下2只麋鹿:1958年生下的一只雌麋鹿和1956年送来仅存的一只雄麋鹿。
眼看重建麋鹿种群的希望就要失败,1973年,伦敦动物学会又送了2对麋鹿给北京动物园,希望它们能在故乡繁衍生息。但状况并没有像人们料想的那样,接下来的几年间,7胎中有2胎难产。
“北京动物园鹿圈面积并不算小,日子也不算差,但也跟欧洲各园的经历相同,麋鹿难产率高。”时任北京动物园主任的谭邦杰剖析,麋鹿是日子在湿地的动物,动物园的环境只适于展览,不适于繁衍。
早在燕京大学读书时,谭邦杰常常读到《戴维日记》中的“戴维鹿”“怪姿态”时,心里总有种说不上来的味道。好不简略盼来麋鹿回归,重建种群却屡次受挫,谭邦杰心急如焚。
假如再这样下去,绝种的危险将再一次环绕麋鹿。
引回故乡
1979年,谭邦杰给乌邦寺其时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希望得到侯爵的支撑,将麋鹿成规划地重引进我国,康复它们在中华大地上的野生状况。他还在《光明日报》《大天然》等报刊上,接连宣布文章呼吁此事。
物种重引进,便是把一个在原散布范围内现已绝迹的野生物种,从头引进其原始休息地,并康复它们的野生状况。这是天然维护作业中,维护濒危物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难度较大的办法。
谭邦杰的呼吁,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国驻伦敦大使馆也正式联系了塔维斯托克侯爵,表明我国政府重引进麋鹿的殷切希望。塔维斯托克侯爵欣然同意,他说:“对我和咱们宗族来说,能与我国协作,让麋鹿重返故园,确实是件极为令人振奋的事。”
塔维斯托克侯爵决议赠送一批麋鹿给我国,协助它们在故国故乡重建种群。所以,他托付牛津大学动物学专家玛雅·博伊德前往我国推动这一项目。
玛雅·博伊德是斯洛伐克人。她的老公约翰是一位动物学家,也是塔维斯托克侯爵的挚友、哈佛大学同窗。当年,她在“学霸”老公的主张下,把麋鹿作为在牛津大学读博的研讨目标,一度搬进乌邦寺做学术研讨,简直跑遍了国际上一切饲养这种动物的当地。
当得知自己将参加麋鹿重引进我国的项目时,玛雅反常振奋。不久前,她陪时任我国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观赏乌邦寺时,表明想去我国保存麋鹿化石的组织访问沟通,看看麋鹿在我国终究日子过的当地,并恶作剧说:“为了能得到我国的签证,我能够到我国大使馆科技参赞的作业室里搭个帐子,天天守在那里。”
我国政府的希望、侯爵的愿望和玛雅的爱好,就这样完美符合。1983年年末,玛雅搭乘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先飞往香港,在香港逗留十天后,飞抵北京。
这片充溢不知道的土地,让她有一种“彻底不能操控的振奋”。她再接再励地调查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访问了谭邦杰、北京天然前史博物馆研讨员王宗祎、我国科学院动物研讨所研讨员汪松和上海天然前史博物馆研讨员曹克清等人。
玛雅的挚友、协作伙伴多米尼克至今很难幻想,“那时我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大街上都是灰蓝绿的作业服,一个金发碧眼、大刀阔斧的外国人要融入这个国家肯定是件新鲜事。更甭说,仍是一个非常坦率、脾气暴躁、对政治没有爱好,干事开门见山的外国人。”
让麋鹿从英国回到我国,牵扯许多杂乱的实际问题,比如:这一项目由我国哪个部分牵头,哪个单位担任,引回到哪里适宜,经费来历,土地问题等。这对人生地不熟的玛雅来说,都是不小的应战。
本年90岁的汪松记住,有一天,玛雅到我国科学院动物研讨所找他,一脸愁容地说,乌邦寺麋鹿引回我国项目遇到了困难,有没有哪个部分能推动?
汪松其时是国际天然维护联盟物种生计委员会履行委员,在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范畴具有必定影响力。听了玛雅的难处,他想,“这么好的事,不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应该竭力促进。”
所以,他拿起电话,给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同窗、时任国家环境维护局(今国家生态环境部)副局长的金鉴明说明晰状况。“他听了之后非常感爱好,乐意推动。”汪松说,当晚,三人就在北京饭馆咖啡厅见了面,“玛雅和金鉴明谈得很愉快,能够说是一拍即合”。
汪松告知记者,关于麋鹿回归我国,他其时给玛雅提了三条主张:“首要,这个项目由国家环境维护局牵头;其次,麋鹿引回后,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北京天然博物馆(今国家天然博物馆)担任;终究,第一批麋鹿应落户北京南海子。”
现在看来,汪松的这三条主张后来均成为实际。但不为人知的是,其间第三条主张,在其时树立的“麋鹿回归我国项目组”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辩。
上世纪70年代,麋鹿专家曹克清曾依据考古遗址出土的麋鹿化石及亚化石,摸清了麋鹿在近万年来的地理散布:北起辽宁省康平,南至海南岛;西起陕西渭河流域,东至滨海平原。
曹克清以为,“麋鹿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喜欢水域沼地的南边兽类,或许在我国北亚热带,例如长江下流某平原地带,挑选半天然或天然放养的地址是非常恰当的。”玛雅和塔维斯托克侯爵,也有相似的主意。
但中外专家到长江三角洲区域踏勘后,发现这一主意不太可行。野放麋鹿至少需求上千公顷的土地,其时的长三角区域,天然环境好的当地剩下空间不多,空间多的当地又太偏远,交通不便。
只能另选当地。一些专家又把目光聚集在地大物博的东北区域。例如,辽宁辽阳金宝湾水库邻近,人烟稀少,水域宽广。
汪松对立这一方案。“虽然东北和英国的纬度差不多,但英国四周都是海,归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东北冬季气温太低,霜冻期比较长”。他说,“刚刚回来的麋鹿,搞到那么冷的当地,危险太大了。”
汪松和谭邦杰等,坚持把麋鹿落户北京南海子。汪松以为,“南海子是麋鹿的前史散布地、科学发现地、终究消失地,从哪儿来的还回哪儿,这是真实的回家。其次,北京研讨组织聚集,参加这一项意图官方组织和专家大多都在此地。再者,把麋鹿落户北京更具科普含义,能唤醒人们对野生动物维护的认识。”
但实际问题是,南海子已非一百多年前的皇家猎苑了。
“明清时期,南海子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湿地,比皇城的面积还要大三倍,共有五个海子。清末,国库亏空,清政府就把其间的闲旷地亩招佃开荒,达官高贵蜂拥而至,建起百余座地主庄园。民国,袁世凯又在这儿建南苑机场,开办南苑航空校园。新我国树立后,这一地域变成公营南郊农场,其间部分海子被改建成养鱼池。”南海子文明研讨学者张友才,年轻时曾在南郊农场上班,他告知记者,“其时,北京市场上每4条淡水鱼中,就有1条来自南海子。”
特别巧的是,三海子作为南海子中最大的海子,面积近千亩,一向还保留着湖沼荒泽的郊野面貌,蒲苇摇曳,绿柳成荫。张友才笑着说,“如同早就知道麋鹿要回到这儿似的。”他记住,其时南郊农场的领导对麋鹿回归我国一事适当注重,专门开班子会参议,“把专家们相中的九百多亩当地无偿奉献出来了”。
1984年春,谭邦杰、玛雅、汪松等十几位专家来到三海子区域调查。彼时,海子湖畔春意正浓,草长莺飞。谭邦杰回想说:“看到城市化建造中的南郊区域,竟然还有这样一块野景,真是令人感到喜不自禁。”
几经周折,“麋鹿回归我国项目组”终究参议决议:第一批麋鹿回归我国后,落户南海子。王宗祎代表项目组写了一份可行性陈述,并报请有关部分同意实施。玛雅也给塔维斯托克侯爵拍了一份电报,陈述选址方案,“他表明彻底同意”。
之后,塔维斯托克侯爵与“麋鹿回归我国项目组”签订了一份麋鹿引进协议书,清晰两边应当恪守的许诺。北京市政府责成北京天然博物馆、南郊农场等单位,组成北京麋鹿苑(今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维护研讨中心)筹建作业室,紧锣密鼓地翻开预备作业。
次年春天,北京麋鹿苑工程开端开工。据谭邦杰回想:“因为流经几百亩海子的河水,先流经工厂和居民区,水质污染较严峻。为了麋鹿的健康,只能让河流改道,抽出悉数湖水,发掘湖底淤泥,打出几口深水井,以地下水替代河水。因为工程量较大,原定在六月中旬能够竣工,成果拖到八月初才竣工。”
彼时,万事俱备,只待麋鹿归来。
故园添丁
从伦敦到北京有8000多公里,横跨东西半球,麋鹿该怎么回家?其时,中英两边都以为,假如直接将麋鹿从伦敦直接空运到北京,路途遥远,充溢不知道。
通过重复参议,咱们决议先将麋鹿通过英吉利海峡送到法国,然后通过法航的波音747运送机空运到北京。抵达北京后,再用货车将麋鹿从机场送到南海子。这是其时仅有可行的方案。
为保证运送途中满有把握,在麋鹿启程前两周,玛雅先飞回伦敦,然后乘坐方案运送麋鹿的同一航线、同一航班,从巴黎飞回北京。在此期间,她尽心安排好专员在飞机经停时,为麋鹿供应清洁的饮用水。
运送当天,塔维斯托克侯爵亲身护卫22只麋鹿,从英吉利海峡到巴黎,然后再送上飞机。接着,由他的长子安德鲁(现在的十五世贝德福德公爵)与乌邦寺的首席饲养员比尔·阿普比、鹿类专家弗雷德·马歇尔,全程护卫麋鹿从巴黎飞往北京。
飞翔过程中,咱们忧虑它们会“晕机”,时刻重视它们的状况。令安德鲁惊讶的是,“它们一向非常温顺地待在木箱里,整个飞翔期间,这些麋鹿和其他乘客相同,仅仅简略的吃着干草、喝着水、卧下小憩。当飞机在北京着陆时,麋鹿的状况看起来比咱们的状况更好。”
1985年8月24日,一架装载着22只麋鹿的大型法国航空运送机,飞抵首都国际机场。蒙蒙细雨中,装着麋鹿的大木箱被吊车渐渐卸下,其间20只麋鹿被送往北京麋鹿苑,2只麋鹿被转送上海动物园。
当大木箱被翻开时,有两只麋鹿跑上了飞机跑道,现场一阵慌张。“在场的作业人员都企图捉住它们,但一开端并未成功,后来总算把它们全都安全的装上了货车,渐渐开往南海子。”玛雅在《我在我国三十年》一书中如是写道。
依照规则,外来的动物有必要通过阻隔后才干放养。因而,这20只麋鹿一到北京麋鹿苑,就被送进竹篱笆围起来的阻隔区,阻隔了三个月。
11月11日,麋鹿出栏的日子总算到了。北京麋鹿苑为此精心预备了一场放鹿典礼。“音讯很早就传开了,我特意从南郊农场赶到现场观看。”张友才记住,那一天,阻隔区外站满了人,有塔维斯托克侯爵,还有“麋鹿回归我国项目组”许多中外专家。
寒风凛冽中,阻隔区的竹门被翻开,咱们不谋而合地朝门的方向张望。或许是麋鹿“近乡情怯”,等了几分钟,除了冬风的吼叫,没有任何动态。玛雅后来说明说,“是因为围栏里边比较温暖,麋鹿不乐意出来。”
几名饲养员进入阻隔区,温顺地将它们赶了出来。虽然有些被逼,但麋鹿们跑出来后,开端撒欢狂奔,哒哒哒的动静,回旋在南海子上空。站在篱笆门外的塔维斯托克侯爵激动地说:“我的曾祖父从20世纪初就开端致力于麋鹿的维护,能将他的维护作业接连至今并成功画上一个阶段性句号,我感到非常欢喜和满意。”
麋鹿苑的作业人员就像“新手爸妈”,看着万里迢迢归来的“孩子”开端忧虑:养尊处优的麋鹿能不能安全过冬?会不会习惯它们先人休息的当地?
未来仍是一个不知道数。
北京的冬季,冰冷枯燥。咱们忧虑麋鹿受冻,早早给它们树立了几处窝棚,以避风雪。但惋惜的是,没有一只承情的。据北京麋鹿苑原主任张林源回想,“不管刮风仍是下雪,它们宁可挨冻也不进棚。”
通过一段时刻的调查,咱们才发现,麋鹿在长时间进化过程中,现已具有习惯环境的生理机能和身手。它们为应对夏天的盛暑和冬季的酷寒,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夏毛薄而稀少,冬毛就像一件厚毛衣,再大的风也难吹透。
“不是麋鹿不知冷暖,而是咱们其时不了解麋鹿算了”。张林源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研讨和维护,必定要尊重它,尊重天然。咱们一厢情愿地给它们创造条件,未必是一件功德。”
“新手爸妈”们让麋鹿在散养区自在成长、自在恋爱。夏日,麋鹿开端进入发情期。气势汹汹的雄鹿给鹿角上缀满长草,身上涂满带有自己粪尿的淤泥。钟震宇说明说,“这是它们在显现自己的健壮,然后招引更多的异性。”
依照天然法则,雄麋鹿在交配前,会翻开一场剧烈的比赛,强者为王。一旦当上麋鹿王,就有时机与雌麋鹿们交配,可谓“一夫多妻”之典型。而其他雄麋鹿只能打光棍,或许趁麋鹿王精力缺乏时,再次应战王位。
第一批回归南海子的麋鹿,依照1∶3的性别份额,有5只雄麋鹿、15只雌麋鹿。其间一只体格健壮的雄麋鹿,被咱们称之为“135号”。135号正值壮年,实力雄厚,在繁衍季的比赛中,把其他4只雄麋鹿逐出鹿群,统治了整个雌鹿群并与之交配。
当年,15只雌麋鹿中,除一只因检疫没有被放出外,其他14只雌麋鹿悉数受孕。通过长达10个月的孕期,1987年3月,第一批雌麋鹿开端临产。
“在英国它们是三月份产仔,到了北京也是三月份产仔。”张林源估量,这批麋鹿还没倒过来“时差”,“最早3月2日就开端产仔了,那时候北京还很冷,不时飘雪花,它们有的在夜间生、清晨生。”
虽然“时差”没倒过来,但第一批10只小麋鹿安全出生,为麋鹿苑增添了新的“居民”,也给麋鹿苑的作业人员打了一针振奋剂。从英国归来的麋鹿习惯了南海子湿地。究竟,这儿是它们的故园,是它们先人休息的当地。
1987年,乌邦寺又给北京麋鹿苑送了18只麋鹿。此外,1986年,国家林业部(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际天然基金会协作,从英国伦敦7家动物园引进39只麋鹿,落户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天然维护区。
我国的麋鹿根底种群开端强大。
危机复兴
1992年春的一天,张林源正在食堂吃午饭,一位饲养员风风火火地跑到来陈述说:“不好了!散养区东侧的柳树下,躺着一只麋鹿,浑身颤抖,站不起来。”
张林源听后,赶忙放下碗筷,和兽医一同带上听诊器、氧气产生器等简略的医疗器械,一路跑向麋鹿散养区。那头麋鹿正躺在树下,头贴着腹部,非常苦楚的姿态。咱们凑上去细心一看,原来是135号。
135号一向是咱们眼中的英豪。它接连多年勇当麋鹿王,妻妾成群,儿孙满堂,麋鹿苑中许多小麋鹿都是它的子孙,能够说是“英豪爸爸”。而彼时的135号躺在地上,呼吸短促,看得咱们很是着急。
兽医蹲下来,小心谨慎地查看。135号的肚子鼓胀,兽医听诊后,初步判断是消化体系问题,需求立刻做手术,随即跑回去拿手术器械。但让人心痛的是,还没等兽医回来,135号就中止了呼吸,永久闭上了眼睛。
出于科学研讨,麋鹿苑规则,每只麋鹿逝世后都要进行解剖。解剖时,兽医发现了杀死135号的元凶巨恶是一堆塑料袋。据张林源回想,“各种色彩的塑料袋,约有2斤重。塑料袋阻止了食物向下的通道,使食物长时间逗留在胃里发酵,产生气体,憋死了麋鹿。”
塑料袋怎样会跑到麋鹿的胃里?这得从南海子区域的变迁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永定河上游断水,南海子区域失掉了水产饲养的条件,许多养鱼场被逼封闭。与此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三海子以东的亦庄区域,建造得如火如荼,到处是塔吊树立的建造工地。
张友才告知记者,因为沙子是不行短少的修建材料,而南海子区域是古永定河由北往南冲积摇摆几千年留下的故道,地下积沙层厚达十几米。由此,这儿成为天然采疆场,一些建材商人纷繁在此承揽沙坑,将一车车沙子销往修建工地。
不到几年时刻,麋鹿苑周边,一个个养鱼场敏捷变成一个个大沙坑。麋鹿苑宛如一座孤岛。
紧接着,大沙坑又被承揽出去,用来消纳修建渣土和日子废物。间隔麋鹿苑不到百米的当地,便是两个巨大的废物场。每次起风,各种色彩的废物袋像鬼魂相同飘动在麋鹿苑的树枝间、草地上、河面上。
麋鹿把塑料袋囫囵吞下,在胃中构成团,阻止消化,轻则日渐消瘦,重则走向逝世。更严峻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引起了连锁反应。
“水往低处流,愈挖愈深的沙坑使麋鹿苑中的地表水丢失,然后使麋鹿赖以生计的湿地在短短几年后就几近干枯了。”张林源记住,其时,麋鹿简直彻底靠人工弥补饲料和饲草日子。
周围遍地的废物,也严峻污染了地下水。浅层的地下水已不能给麋鹿饮用,麋鹿苑为此打了一口300多米深的井,以处理麋鹿的饮水问题。虽然如此,麋鹿仍是经常“闹肚子”。1996年,麋鹿苑接连逝世多只麋鹿,样本送到我国农业大学兽医站化验,结论是:它们喝了受污染的脏水。
麋鹿苑的作业人员,屡次三番与当地交涉。其时的大兴县政府也下文,明令禁止在麋鹿苑外挖沙和在沙坑中回填废物。《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也纷繁对此进行接连报导,引起全社会重视。
但是,明火执仗的挖沙者仍然存在。他们不只反诘:“假如不许挖沙,咱们这些人的日子谁担任?”乃至上书北京市政府,要求麋鹿搬迁。
“咱们人类真的太蛮横了。”1998年,郭耕调到北京麋鹿苑作业时,麋鹿的生计环境仍然没有改进。作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大兴区政协副主席,每到北京市“两会”期间,他就活跃书写提案,向各级政府相关部分主张,对麋鹿苑周边环境污染进行彻底管理。
他在提案中写道:“如此共同的濒危动物,现在却面临着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要挟。因为填埋废物、污染地下水和许多树立暂时修建物,使这儿的天然环境正遭到越来越严峻的损坏。有非常急切的管理和阻止的必要。”他爽性提议:“让麋鹿先回英国躲躲吧。”
郭耕的提案接连写了好几年,相关专家也不断奔波呼吁,终究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注重。2007年,北京市发动麋鹿苑康复天然生态工程,将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引进麋鹿苑;2009年,北京市以麋鹿苑为中心,在亦庄、旧宫、瀛海三镇相交的三海子区域,建造、康复1.2万亩湿地,建造三海子郊野公园(今南海子郊野公园)……
从此,麋鹿苑再现碧波荡漾、芦苇丛生,鸿雁、苍鹭、黑天鹅等野生动物也纷繁在此落户,与麋鹿做伴。
放归天然
几经劫难后,麋鹿种群不断强大。但追根求源,都是清代南海子皇家猎苑麋鹿的海外遗孤——乌邦寺18只麋鹿的子孙。
从维护生物学的观念来看,假如种群高度近亲繁衍,或许会使麋鹿产生严峻的阑珊现象。一旦外界环境产生很大改变,它们很难应对,终究走向消亡。
为此,从1989年起,中外专家就开端对麋鹿的搬迁地址进行研讨,并为它们寻觅最接近其原始休息地的天然环境。对麋鹿来说,在地球上长时间生计的仅有途径便是回到荒野,自己去面临大天然的挑选。
湖北省环保厅和一些当地政府,为麋鹿供应了几处选址,并活跃约请玛雅、王宗祎、汪松比及长江中下流调查。《墨子》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远古以来,在荆楚大地,“云梦泽”这个当地,麋鹿、大象和犀牛等野生动物遍地都是。
湖北石首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中外专家来到这儿,惊喜地发现,在长江新旧河道的夹角处,天然构成一片月牙状的泛洪沼地湿地——天鹅洲,洲滩纵横,非常合适麋鹿生息繁衍。随后,中外专家一行,对天鹅洲进行了可行性调查与研讨,共同引荐湖北石首作为麋鹿天然维护区的选址,并向相关部分提交了一份可行性陈述。
陈述很快被同意。1991年,湖北省政府同意石首天鹅洲树立2.3万亩的湿地麋鹿天然维护区。从1993年起,64只麋鹿先后分两批从北京“坐着大解放”,来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天鹅洲湿地。
“一开端,它们并没有自在放养在维护区,而是被圈养在围栏里,习惯了一段时刻。”钟震宇介绍说,直到1995年1月,64只麋鹿被彻底散放在天鹅洲湿地。这是国际上第一批完成回归天然、被野生放养的麋鹿。
起先,它们不敢踏出暂时圈舍的大门,直到夜深人静,才“悄悄”进入维护区。当晚,天鹅洲下了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白茫茫一片,麋鹿的食物全被白雪掩盖。维护区的作业人员非常忧心,又冷又饿它们接受得住吗?
第二天,令人欢喜的一幕呈现了——几只麋鹿嗅到了“甘旨”,用蹄子刨开雪地,啃食雪下的枯草。这意味着,麋鹿的野性逐步康复,能自己在户外找食物了。
更让人欢喜的是,次年,这群麋鹿就在野生状况下顺畅产下国际上第一批天然繁衍的10只小麋鹿。钟震宇称,“它们是一群可自我繁衍的麋鹿群,是其时国际上最接近野生的种群。”到1996年末,天鹅洲麋鹿天然维护区已有109只麋鹿。
天有不测风云。
1998年夏,长江流域普发大洪水。洪水一落千丈,天鹅洲麋鹿天然维护区的围栏被冲垮,旧日旺盛的水草、芦苇也悉数没入水中,麋鹿失掉家乡,食物隔绝。
据天鹅洲麋鹿天然维护区高级工程师李鹏飞回想,其时维护区内有一段200多米长的残堤没有被水吞没,所以他和几位搭档驾驭着木船,将90多只麋鹿赶到这段残堤上,并与解放军官兵一道为它们运送草料,直到60多天后洪水退去。
除了被洪水围困的麋鹿,数十只麋鹿慌张中分开,拍浮自保,“偷渡”到长江南岸。这些外逃者在距维护区不远的三合垸和杨坡坦的芦苇荡中,安了新家,树立了两个天然分散的麋鹿种群。
跟着江水的涨落,它们沿着长江南岸走廊,翻越桃花山,抵达洞庭湖,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迁徙长廊。而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也让它们恋恋不舍,接连在此繁衍生息,树立一支新的野生种群。
1998年,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天然维护区,8只麋鹿也走出围栏回归大天然。尔后,2002年、2003年、2006年又进行了3次野生放养试验,合计有53只麋鹿放归天然,并成功天然繁衍。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畔,也呈现了麋鹿的身影。2013年,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与江西省野生动植物维护管理局协作,树立鄱阳湖麋鹿重引进项目组,从北京输出10只麋鹿至鄱阳湖,展开户外放归前练习。2018年,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再次输出30只麋鹿,并于同年4月展开麋鹿野放活动。
前不久,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副研讨员程志斌,对鄱阳湖流域野生麋鹿进行调查监测时发现,8只麋鹿中有2仅仅本年重生的仔鹿。“这标志着北京野放至江西鄱阳湖的麋鹿,现已接连6年在当地产仔。”程志斌说。
到现在,我国麋鹿总数已超12000只,其间野生数量超越5000只,散布于江苏大丰、湖北石首、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和内蒙古大青山等地。
从零到万,麋鹿在我国涅槃重生。国际天然维护联盟发布的《物种引进攻略》以为,我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全国际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
虽然如此,我国麋鹿种群的重建仍负重致远。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主任白加德说,“未来,需求加强对麋鹿种群生态监测,树立麋鹿同享数据库;选用技术手段添加遗传多样性,树立麋鹿种质资源库。”